近兩年,中國的五金市場發展勢頭向好,五金行業成為拉動消費和提高經濟增長點的重要領域。現階段我國產業主要以中低端產品為主,高端產品和關鍵部件還未實現國產化。不管社會承不承認,我國經濟持續性下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。 近兩年,中國的五金市場發展勢頭向好,五金行業成為拉動消費和提高經濟增長點的重要領域。現階段我國產業主要以中低端產品為主,高端產品和關鍵部件還未實現國產化。不管社會承不承認,我國經濟持續性下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。如今實體經濟遭遇疲軟,競爭也越來越白熱化,特別是五金行業,幾乎陷入了各種亂象的泥潭,面對產品同質化嚴重,銷售渠道單一,價格體系混亂等問題,稍有不慎,將會被市場淘汰。
歲末年初,本該盤點業績,播種希望,但對眾多中國企業來說,此時此刻急需獲得的,卻是喘息之機。大企業利潤下滑、小企業虧損倒閉、出口型企業業務受阻,2008年的冬天,企業走得實在疲憊。
金融風暴仍在蔓延,但企業的心情需要盡快平復。
痛定思痛而后抽絲撥繭,發現問題的根源竟如此原始:原材料占生產成本比重大、對低廉的勞動力依賴性強、對出口的依賴性強,對國內市場開發有限……
當外在優勢全部失去,企業自身的弊端便暴露無遺,中國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集群龐大,數量眾多,卻感受不到群體的力量。雖然他們的成長歷盡艱辛,頑強和堅毅值得稱道,但是短視和急功近利,卻讓他們忽略了對自身的修煉。沒有修煉,便沒有文化。沒有文化,便沒有靈魂。而企業的發展需要靈魂,需要戰略思想,需要應對危機的能力。
盡管境遇同樣變幻,但總有一些企業根基牢固,雖然也經受了風暴的洗禮,卻只是損枝折葉,待風雨過后,依然會枝繁葉茂。究其原因,這些企業不只追求利潤的增長,同樣追求素質與能量的積累,他們重視品牌,重視技術升級,重視戰略,重視管理。所以當風浪襲來,他們可掉頭,可沖浪,而不會坐以待斃。
中國五金市場前景廣闊,五金行業發展迅速,無論產品數量還是生產規模都有飛躍式的提高和發展,銷量和出口量與日俱增。但是,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不斷吸引國外五金企業的目光,越來越多的五金跨國公司出現在中國的市場上。
我國五金產業既要發揮作為傳統產業的根基優勢,又要不斷推動產業結構升級,提高高端產品市場競爭力,早日實現由勞動力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產業的轉型,縮短與國際五金行業先進水平的差距。
傳統產業生產的產品是日常生產生活所必須,新型產業也大都是依靠傳統產業發展起來的。我國產業就具有這樣的根基優勢。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,傳統產業需要與時俱進,進行產業轉型謀求新發展,沒有落后的產業,只有落后的生產方式。五金企業應增強創新意識,培養組建專業研發團隊,大力發展高端產品的研發技術,早日實現高端產品國產化;優化產業結構,推動產業升級;發展產業集群,增強行業群體競爭優勢;穩固國內市場,積極開拓國外市場。
五金行業發展日漸成熟的今天,如何使行業擁有可持續的生產力和競爭力,是行業發展、企業生存所必須思考的問題。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,五金行業應該保持自身優勢,不斷突破發展瓶頸,從而把握住市場的話語權和主動權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